首页 资讯 正文

“龛谷风韵”展新颜 甘肃榆中“和美乡村”建设动力足

体育正文 286 0

“龛谷风韵”展新颜 甘肃榆中“和美乡村”建设动力足

“龛谷风韵”展新颜 甘肃榆中“和美乡村”建设动力足

图为榆中浪街村青菜育苗设施农业大棚内生机盎然 王斌(wángbīn)/摄 图为榆中徐家(xújiā)峡村3D主题墙体彩绘 王斌/摄 中国发展网讯 记者王斌报道盛夏时节,甘肃榆中县小康营乡的浪街村(cūn)与徐家峡村,处处展现着令人心旷神怡的田园新貌。浪街村,16座(zuò)整齐划一的大棚里多肉植物生机盎然,空气中弥漫着泥土芬芳;青砖灰瓦的浪街仿古街、灯笼长廊与徐家峡2000平方米的文体广场、五彩斑斓(wǔcǎibānlán)的墙体(qiángtǐ)彩绘交相辉映,共同(gòngtóng)勾勒出一幅新时代乡村(xiāngcūn)振兴的生动画卷。 近年来,甘肃榆中县深入贯彻落实乡村(xiāngcūn)振兴战略,学习运用“千万工程(gōngchéng)”经验,着力做好农村“规划、建设、治理、经营”四篇文章(wénzhāng),按照打造“亮点纷呈、连点成线、连线成片、辐射周边”的思路,将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同(tóng)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同步推进。为此,榆中县谋划在2024-2028年5年时间,打造包括“中部河谷”“秀美兴隆”“龛谷风韵”等12条(tiáo)乡村振兴示范带,涵盖18个乡镇的95个发展类(lèi)村庄,覆盖农户4.64万户15.28万人(wànrén)。 聚焦“龛谷风韵”乡村振兴(zhènxīng)示范带 打造农文旅融合样板 今年以来,榆中县小康营乡聚焦“龛谷风韵”示范带,着力打造(dǎzào)内涵与颜值并重、生态与发展协调的乡村振兴样板。以示范带建设(jiànshè)为牵引,持续巩固拓展(tuòzhǎn)脱贫攻坚(gōngjiān)成果,扎实推进乡村发展、乡村建设、乡村治理,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画卷正徐徐展开。 该乡2025年争取并投入4000余万元资金,围绕基础设施(shèshī)建设、集体经济壮大、农文旅融合发展(fāzhǎn)、设施农业提升四大领域23个项目。目前,已完成浪街十字(shízì)历史文化长屏、龛谷书房建设,设计“藤编草帽凉亭”“十二生肖主题休憩屋”等(děng)网红打卡点6处,打造1200平方米3D主题墙体彩绘,规划7.2公里环线漫行彩虹步道,完成浪街景区(jǐngqū)39间商铺业态规划及招商工作,初步构建了“走(zǒu)兴隆福道,游龛(yóukān)谷三峡,到小康人家”的农旅发展格局。 同时(tóngshí),推动高原夏菇大棚、设施蔬菜基地与景区消费场景融入,开发(kāifā)“采摘体验+特色餐饮+民宿短住”多元模式,打造水磨茶馆、峡口水车景观节点、浪街十字、徐家峡十字等(děng)4处(chù)重要节点,全面补齐强化“吃、住、行(xíng)、游(yóu)、购、娱”等全链条,实现产业增效与农民增收双赢。推进文化(wénhuà)旅游产业深度融合,规划建设生态康养基地2处、农旅融合示范村5个,打造全季旅游产业链,辐射带动95%以上农户增收。 “浪街景区从2017年开始建设(jiànshè)以来,已累计投入近一亿元的资金,乘着县里打造‘龛谷风韵’大景区这一新的发展契机,相信两年后的浪街又会再现满是人间烟火气的情境。”榆中小康(xiǎokāng)营乡(yíngxiāng)浪街村党支部书记吴永忠(wúyǒngzhōng)告诉中国发展改革报社记者。 图为榆中浪街村党支部书记吴永忠介绍村上多肉产业情况(qíngkuàng) 王斌/摄 图为坐落于小康营乡浪街村的“龛谷书坊”内,游客(yóukè)正在沐浴书香(shūxiāng)。 王斌/摄 图为榆中徐家峡村2000平方米的文体广场一角 彭昱摄(péngyùshè) 强化产业支撑 集体经济多元融合发展(fāzhǎn) 以“龛谷风韵”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为(wèi)契机(qìjī),成立浪街徐家峡大景区临时党支部,以“党建链”赋能“发展链”,统筹带动(dàidòng)示范带洪亮(hóngliàng)营、王保营、孟家庄等村协同发展,争取东西部协作资金、省市衔接资金2250万元,新建设施农业(nóngyè)大棚182座,改造提升农业设施大棚111座,重点培育特色农业与休闲旅游产业(chǎnyè),打造“龛谷樱桃”“龛谷草莓”“龛谷圣女果”等系列果蔬采摘(cǎizhāi)品牌,着力推动农业、文化、旅游三产业融合发展。 当地充分依托王保营蔬菜保鲜库、浪街宁榆设施农业基地、李家营育苗基地等(děng)资源,通过延链、补链、强链,增强对城镇市场的供应(gōngyìng)保障能力,着力构建高原夏菜‘产加销’全产业链4.0版,实施(shíshī)“三区联动”梯度种植模式,设施农业园区依托设施温室发展早春茬,4月中旬抢鲜上市;中部平缓区种植露地菜,5月下旬接续供应;南部山区利用(lìyòng)冷凉气候(qìhòu)发展延秋菜,持续收获至(zhì)10月。通过“设施+露地+冷凉”的时空布局,有效(yǒuxiào)实现“春提前、秋延后、全年均衡(jūnhéng)供应”。 以村(yǐcūn)集体经济“1+1+N”发展模式为抓手,结合实际探索(tànsuǒ)“抱团发展”路径。积极(jījí)争取省级衔接资金210万元,联合刘家营村、洪亮营村合作建设徐家峡虹鳟鱼养殖基地。同时,立足小康(xiǎokāng)营乡传统农业优势和市场需求,积极发展浪街“三坊(fāng)”(榨油坊、磨面坊、粉条加工坊)、小康营面粉加工厂(jiāgōngchǎng)等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传统农产品全产业链产业。 “浪街村仅十六座多肉大棚,就带动20余名群众(qúnzhòng)常年就近务工,务工群众年均收入达三万余元。多肉基地年销售收入也在500万元左右,农文旅(nóngwénlǚ)产业融合正有效促进由(yóu)‘村富(cūnfù)’向‘民富’转变。”吴永忠介绍道。 记者了解到,浪街村位于榆中县城南部4公里处,共有(gòngyǒu)9个(gè)村民小组,有533户、1972人。近年来,该村荣誉不断:2021年浪街村被(bèi)评为(píngwèi)甘肃全省先进基层党支部,同年“老家·浪街”景区成功创建(chuàngjiàn)国家“AAA”级旅游景区,并入围全国乡村(xiāngcūn)旅游重点村;2022年成功创建省级美丽乡村,2023年被评为省级“美丽庭院示范村”。其村庄规划(guīhuà)还被甘肃省自然资源厅作为优秀案例在全省推广。 徐家(xújiā)峡村位于小康营乡西南部,东邻浪街村,南接小康营村,西连兴隆山自然保护区,北依范家山村,有13个村民小组、602户2207人。近几年,该村积极争取(jījízhēngqǔ)资金,累计硬化道路(dàolù)27.15公里(gōnglǐ),安装路灯138盏,栽植树木千余棵,建造U型渠3.8公里、1200平方米停车场、观光栈道、及水磨坊等,旅游基础设施日益完善。作为2025年“龛谷(gǔ)风韵”示范带建设重点村,徐家峡村计划(jìhuà)投入769万余元,重点实施3万尾虹鳟鱼养殖、20座高原夏菇种植(zhòngzhí)钢架大棚、村主干道油(yóu)翻砂及铺设吸水砖等项目。 据悉(jùxī),2023年到2025年底,榆中县计划创建省级和美乡村3个(gè)、市级和美乡村22个、县级和美乡村31个。如今的“龛谷风韵”示范带,宛如一条生机勃勃的纽带,将沿线节点村庄的振兴梦(mèng)紧密串联,以产业兴、生态美、百姓富的生动实践(shíjiàn),持续激发着榆中建设(jiànshè)和美乡村的澎湃“美丽动力”。
“龛谷风韵”展新颜 甘肃榆中“和美乡村”建设动力足

欢迎 发表评论:

评论列表

暂时没有评论

暂无评论,快抢沙发吧~